|
蒸汽能實現企業和社會的共盈局面 國務院印發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了“完善園區集中供熱設施,積極推廣集中供熱”的要求。近年來,隨著藍天保衛戰的深入推進,全國各地積極推動集中供熱項目建設,淘汰了一批高污染鍋爐,不但有效削減了污染物排放,也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降低了企業負擔。但筆者發現,在集中供熱蒸汽凝結水的再利用方面,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尚未形成比較完善的配套解決方案。集中供熱產生凝結水作為廢水排放,水資源嚴重浪費。 筆者走訪過一家食品生產企業,該企業每小時使用蒸汽約30噸,24小時連續生產,每天使用蒸汽達700多噸,產生大量的蒸汽凝結水,水溫高達70多攝氏度。目前,蒸汽凝結水與其他生產廢水一起排放到污水處理廠處理,不但浪費水資源和能源,而且加大污水處理廠的負荷。這些帶著“熱度”的“凈水”沒有好好利用,實在可惜。 集中供熱是藍天保衛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勢所趨,接下來,將有大批的小鍋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環保、潔凈、高效的集中供熱。筆者呼吁,高度重視集中供熱蒸汽凝結水的綜合利用,按照今年我國紀念“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堅持節水優先,強化水資源管理”的宣傳主題,在確保蒸汽凝結水沒有受污染的前提下,從熱力廠端、用戶端和市政端著力,綜合利用水資源,物盡其用,助力碧水攻堅戰。 一是熱力廠端的綜合利用。利用蒸汽凝結水具有的溫度高、水質好、不需軟化處理等特點,回收用于蒸汽的制造。凝結水作為鍋爐補給水使用時,鍋爐生產同樣多的蒸汽,可節約燃料、給水和水處理藥品,減少煙氣排放。建議在鋪設蒸汽管道時,同時考慮設置凝結水的回送管道,創造凝結水的回用條件。當然,考慮水泵能耗等因素,凝結水回送只適用于與熱力廠較近的范圍。 二是用戶端的綜合利用。利用熱交換原理,進行余熱回收,既滿足熱源取暖、生活用熱水等需要,又降低水溫,使之符合《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向水體排放含熱廢水,應當采取措施,保證水體的水溫符合水環境質量標準”。余熱利用后,可作為廠區綠化、保潔和洗手間用水。 三是市政端的綜合利用。使用蒸汽量大的企業產生的凝結水較多,除了企業自身利用外,建議將未受污染的凝結水用于市政道路的清洗、灑水降塵和綠化養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