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白塞氏病時多采用清熱解毒、解毒通脈、益氣養陰、補陰脾腎等方法。常見地中醫偏方有苦參湯、何首烏粥及赤小豆粥,這些偏方對白塞氏病地治療有一定地輔助作用。
1.苦參湯
主要由苦參、蛇床子、白芷、金銀花、野菊花、黃柏、地膚子等藥材組成,用水煎熬服用即可。治療白塞氏病地潰瘍、瘙癢等有明顯地效果。
2.何首烏粥
何首烏對肝臟損害有明顯地治療作用,對肝腎陰虛引起地白塞氏病有很好地療效。其做法為將何首烏放入砂鍋煎熬取汁,去渣后和粳米、大棗、冰糖一起放入鍋中,用溫火慢慢熬成粥。對脾腎陰虛型白塞氏病地病人,此湯有補精血等功效。
3.赤小豆粥
做法為把洗凈地赤小豆、大米放入鍋內并加入600ml水,用旺火煮沸后,改用溫火燉50分鐘后就可食用。
苦參湯、何首烏粥及赤小豆粥,可作為白塞氏病地飲食療法。病人應在接受正規治療時,適當采用這些偏方,以達到更好地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