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醫院患兒其中絕大多數是感冒等呼吸道疾病,且呈現出患兒病程長易反復等特點。近一周來患兒人數開始出現下降趨勢,但感冒后咳嗽及其相關疾病如哮喘、鼻炎等開始增多。
專家指出,兒童感冒后約80%都會出現程度不同的咳嗽癥狀,這種咳嗽有的可以自愈,有的可能是感冒引起的其他疾病的癥狀,家長切不可盲目給孩子服用抗生素和止咳藥,應仔細觀察孩子咳嗽時的狀態、咳嗽的規律,咳嗽持續兩周以上應到醫院就診查明病因對癥治療。
感冒后咳嗽多數可自愈化痰排痰比止咳更重要感冒后咳嗽一般指感冒癥狀(發熱、頭痛、鼻塞、流涕、咽痛等)消失后,2至3周內咳嗽遷延不愈,是排除慢性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后的咳嗽。
通常認為,感冒后咳嗽是氣道因細菌或病毒感染誘發了氣道炎癥,導致短暫的氣道反應性增高和氣道黏液分泌增加,從而使氣道對外界多種刺激如冷空氣、煙霧、異常氣味及病原體包括病毒和細菌的再度感染等產生了過度反應。感冒后咳嗽在兒童中最為常見,這是因為兒童肺部和呼吸道發育尚未完善,對病毒等外界刺激比成人敏感,更容易出現咳嗽癥狀,且易反復發作。
多數兒童感冒后咳嗽無需積極地抗病毒、抗生素治療可以自愈,但由于兒童感冒后咳嗽多數會伴有痰多的癥狀,因此治療原則是化痰為主,鎮咳為輔。只要咳嗽不影響睡眠飲食,不要盲目服用止咳藥,尤其是對嬰幼兒,以免痰液淤積,引起肺不張。
多數兒童不會像成人一樣吐痰,會直接咽下去通過大便或者嘔吐排出。一旦大量痰液和病菌堆積在呼吸道內,會導致細菌感染,繼發肺炎。所以,家長在按照醫囑服用化痰藥物和進行霧化治療的同時,還應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濕度,同時采取一些措施正確科學地幫孩子排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