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名單”、“黑幕”、“黑箱”
云南白藥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中成藥之一,有超過百年的歷史,以在跌打損傷、創傷出血等方面的神奇療效而享譽中外,有“傷科圣藥”之稱。同時,云南白藥又頗具神秘色彩,其配方、工藝被列入國家絕密。然而,榮譽等身的云南白藥近幾年卻麻煩不斷,四川省對白藥膠囊的“封殺令”與香港、澳門責令銷售商回收包括“云南白藥膠囊”、“云南白藥散劑”等在內的五款王牌產品,這令市場頗為迷惑不解:這到底還是不是以前的白藥?云南白藥到底安不安全?而公司方面給出的解釋似乎有推諉、牽強之嫌,與國外百年老店在出現問題藥品或遭到質疑時虔誠、負責的態度有天壤之別。同時,公司常拿國家絕密配方作為擋箭牌也頗受市場詬病。有分析人士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事實上,隱藏在絕密配方的背后是巨大的利益鏈條。此外,作為兩市的超級大牛股,云南白藥十年間的漲幅接近十倍,如果單從凈利潤增長的角度來看,又似乎解釋不通。一時間,市場眾說紛紜,令人莫衷一是。
“黑名單”上的?
云南白藥作為中藥行業的“陽春白雪”,人們很難將其與黑名單聯系起來。然而,自2007年以來,公司多種產品因質量問題或虛假宣傳問題被列入“黑名單”。
記者統計發現,2007年三季度,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了藥品質量不合格名單,云南白藥集團旗下兩款藥位列其中,分別是批號為2004066的“田七花葉顆粒”與批號為20050310的“熱毒清片”;2008年1月,北京市藥監局發布的監測結果顯示,“云南白藥創可貼”擅自篡改審批內容、發布違規藥品廣告;2008年10月,河北省河間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抽驗時發現,云南白藥集團旗下批號為20070470的“燈盞花素片”不合格;2009年三季度,公司00309005批次“開胸消食片”被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定為存在“重量差異”不合格情況;2009年10月,在遼寧省藥監局發布的違法藥品廣告公告中,云南白藥集團的“氣血康口服液”被指“夸大產品適應癥、功能主治或含有不科學地表示功效斷言、保證”;2012年7月,云南白藥下屬子公司生產的批號為100726清肺抑火片被廣東省食藥監局列入“黑榜”。
而云南白藥真正“攤上大事”是其主力產品云南白藥膠囊在去年12月份被四川省藥監局列入黑名單。2012年12月19日,四川省藥監局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了2012年第二期藥品抽驗的36個不合格批次藥品,其中由瀘州紅嶺醫院監測的云南白藥膠囊(20110213批次規格:0.25g*16粒)被查出水分不合格。其后,四川藥械采購與監管網站發布“川藥采聯辦[2012]25號關于停止部分藥品上網采購的通知”,取消云南白藥膠囊(0.25g×32粒)此前取得的中標資格及集中上網采購資格,且3年內不得再參加四川省基本藥物集中招標及集中采購工作,并被列入“黑名單”。這意味著,云南白藥膠囊即至少揮別四川市場3年,這一“懲罰”措施不可謂不嚴厲。
分析人士認為,四川藥監局開出的市場禁令還有可能影響云南白藥其它產品在四川市場的銷售,同時對云南白藥膠囊在其他省份的招標也會有不利影響。醫藥行業分析師方永圣則直截了當地表示,云南白藥膠囊失去地方基本藥物中標資格對產品的銷售勢必會造成一定影響,對公司的長遠發展也是不利信號。
事實上,在云南白藥的發展史上,如此頻繁密集地出現質量問題較為罕見,成為黑名單的?褪菑2007年開始的。來自市場的最大質疑聲音認為,云南白藥由于跨界經營后放松了對質量管控是主要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