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煎煮中藥呢?第一次煎藥和第二次煎藥的藥液量該怎么把握呢?中藥治療疾病的效果很好,但是讓我們非常棘手的一個問題是怎么煎煮中藥。為了更好的利用中藥,很多的中藥都可以煎煮兩遍 ,那么,第一次煎藥和第二次煎藥的藥液量該怎么把握呢?下面就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希望以下內容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們都知道煎中藥最好用砂鍋、砂壺或搪瓷鍋,忌用鐵鍋。避免降低中藥的有效成分。很多時候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中藥,要有第一煎和第二煎,那么兩次煎中藥的藥液量應該多少最好呢?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煎中藥的幾個基本常識。一劑中藥是由多味藥物配起來的,每味藥的性能各不相同,凡注明:
1、“先煎”者要先煎15分鐘,再加入其他藥。
2、“后下”者要在藥煎好以前5~10分鐘放入。
3、“包煎”者要用布袋包好再放入鍋內同煎。
4、“溶化”者則置于煎好的藥液中稍加文火使其溶解。
5、“沖服”的藥是用煎好的藥液送服。
頭煎和二煎,藥液量以一茶杯為宜
煎頭煎藥時,加冷水超過藥面1~2橫指,浸泡半小時,其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用大火煎沸后,再用小火煎20~30分鐘,濾渣備用。煎二煎藥時水量要少些,沸后再煎15~20分鐘。
不同的藥材煎煮的時間也有差別。藥品質地堅實者要多煎5~10分鐘;滋補藥可煎煮40~60分鐘;清熱解表藥應少煎5~10分鐘。頭煎和二煎的藥液量,以共計一茶杯左右為宜,混合后分兩次服用。
中藥煎煮一遍,藥效可能沒有達到充分的發揮,扔掉很浪費,我們就要煎煮兩遍,那么頭煎和二煎的藥量該如何把握呢?以上中醫專家為大家做了詳細的介紹,相信給大家帶來了不少的常識吧!
如何正確煎煮中藥湯劑
怎樣煎煮中藥才是正確的